Skip to main content

身高体重指数BMI的定义

身高体重指数(又称身体质量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一个计算值,主要用于统计用途。“身高体重指数”这个概念,是由19世纪中期的比利时统计学家及数学家凯特勒(Lambert Adolphe Jacques Quetelet)最先提出。它的定义如下:

BMI=w/h*h,(w=体重,单位是公斤;h=身高,单位是米)

假如一个人身高1.7米,体重70公斤,那他的BMI指数就是70除以(1.7乘以1.7),最后等于24.2kg/㎡。

BMI指数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BMI指数小于18.5的人偏瘦;身高体重指数在18.5~24.99之间的为健康;BMI指数大于25的人为超重;BMI大于30的人就算是肥胖人群。世界卫生组织是基于欧美人群制定的上述标准,我们中国人由于种群的不同,因此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符合我们中国人的身高体重指数:

  • 体重过低:BMI小于18.5
  • 正常体重:BMI在18.5~23.9之间
  • 体重超标:BMI大于24小于27.9
  • 肥胖:BMI大于28

身高体重指数BMI并不单单适用于成年人。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我们亦可利用他们的BMI来推算他们是否超重。BMI计算式亦适用于15-20岁的人,但他们的过重及过轻定义方法,就不是用固定的BMI决定。这是因为儿童青少年正处发育期,BMI随着发育在变动,若使用一个固定数值,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很多国家及地区每年都会为当地的儿童作身高和体重的统计。这些统计数据,都须先调查族群中健康儿童的BMI分布,从而再根据这个分布,推算出当地儿童的过重及过轻指标。一般来说,都会采用统计出来的平均BMI及其标准差值,再计算出其正态分布的最高5%及最低5%作为过重及过轻指标。另一方面,其BMI位于正态分布的85%-95%区段的儿童,会被视为有超重的风险。